彩印软包装厂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一、我国软包装彩印企业的现状
1.软包装彩印企业规模
我国的彩印软包装厂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自80年代至90年代是飞速发展期,从2000年开始向规模、专业、品德化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上规模、效益佳、研发能力强、向海外拓展型企业。据中国塑协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初步统计,我国具有一定规模软包装彩印企业有近8000家,其中已有销售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的软包装彩印企业,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软包装彩印企业有近25家,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软包装彩印企业有近68家。大部分软包装彩印生产企业有3条生产线,并配有相应的吹塑、配色、检测等相关配套设施,最大的软包装彩印企业生产线达16条之多,在国际上也名列前茅。企业的性质多以民营(占72.5%)、独资(占11.8%)、合资(占15.2%)企业为主,尚保留极少量国企成分的企业(占0.5%)。
2.软包装彩印企业分布
主要集中在粤、苏、浙、京、沪、津、闽、鲁、皖、东北三省等珠江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渤海湾经济区约占91.5%,少量在中、西部,只占8.5%。
3.软包装生产企业生产能力
软包装彩印企业的生产线从一条线到十几条线不等,印刷机以凹版印刷机为主(占96.4%),少量柔版印刷机(占3.6%),从5色到12色,主要集中在6色~8色机(占88.6%),9~12色机占10.2%,5色机占1.2%,印刷速度为100米/分~300米/分。
印刷材料包括LDPE、BOPP、BOPA、BOPS、MT、PL、CPP、CPE、AL、PT、PAPER、无纺布、编织布、合成纸、共挤膜等。复合方式从传统的干式复合、挤出复合扩展至二联、三联共挤的挤出复合、湿式复合、无溶剂复合、乳液涂布、共挤吹塑薄膜等。从最初的2层复合,延伸至最多能至9层的复合软包装材料,复合的阻隔层材料与内层的热封材料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如AL、MPET、EVOH共挤膜、PVDC共挤膜、氧化硅、氧化铝、K涂布材料等阻隔材料;LDPE、LLDPE、MLLDPE、CPP、VMCPP、PL、EVA、EAA共挤膜等热封材料。随着环保力度的提升,无溶剂复合、湿式复合、共挤膜直接彩印等技术工艺会进一步增加。
配套的印版以电雕版、激光版为主;油墨以无苯、无酮油墨为主;并向水性温墨、适应多种材料印刷的共用性、高性能、环保性方向发展。
二、食品生产企业的现状
1.食品生产企业的定义与分类。食品生产企业是对农、林、牧、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食品生产企业类别一般分为:制糖业、发酵业、粮油加工业、罐头食品加工业、烟草业、饮料业、调味品业、屠宰加工业、食品冷藏业等。按其加工产品性质、用途又可分为水产品类、冷冻食品类、罐头食品类、果汁、饮料、奶制品、焙烤食品类、发酵制品类、油炸食品类、休闲食品类、食品添加剂等。
2.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一般以液体、半固体、固体为主,所涉及的食品包装材料以袋、卷膜、托盘、容器、瓶等为主。中国的初具规模食品生产企业已近43,000多家,每年销售增长为13.5%,2006年的销售额已过15,400亿元,部分食品企业产量走在世界同类产量的前列,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已占到9%左右。
3.食品生产企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与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在食品企业中得到较好应用,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距离拉近,向国外市场扩张性不断加强。
食品生产企业所有制调整也有了新的进展与局面:形成国营企业、合资、独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
4.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食品企业面对不仅仅是国内同行企业的竞争,更有来自国外跨国公司压与竞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各食品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这高,加强了从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材料、运输、流通等各环节的控制,建立了HACCP体系,达到了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预防监控系统,从而有效的使食品在整个生产及流通的全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危害。
三、建立完善软包装彩印企业卫生安全生产体系
软包装彩印企业建立卫生、安全生产体系,是对食品卫生、安全性的重要前题和保障,建立健全的H A C C P体系,是软包装彩印企业保证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志。
H A C C 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控制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危害,提高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水平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分析与评价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安全性的通用工具,也是一种在食品包装材料及与之相关联系产业都积极重要的管理理念。
H A C C P体系从生产角度来说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安全监控系统,是使软包材料成品从原料采购至成品到食品企业的保证安全体系,它最初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角度提出,并逐步被广泛的应用于包装材料的整个生产与流通运输过程。其基本原理就是将这些可能发生的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危害控制和消除在其生产过程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等保证包装材料安全的可靠性。因此,H A C C P体系是一项控制食品包装材料危害的预防性体系。
软包装彩印企业在其企业中已建立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和卫生执行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有效H A C C P体系,才能更有效的用系统的方式,确认危害、评估、控制及检测食品包装材料制造过程中影响其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使之在预防食品软包装材料危害方面显得更为经济有效。
软包装彩印企业在建立H A C C P体系后,就能对其原有的产品质量体系、卫生管理体系进行验证、补充、完善,并使产品安全性更有保障;将安全保证的重点由传统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转移到对生产工艺过程及原料质量进行监管,避免批量生产不合格而造成巨大损失;集中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使原有的质量控制工作更有效;强调执法人员和企业及生产者的交流、沟通,卫生安全理念的渗透;可随国家相关食品包装材料与制品标准、法规等更新,包装材料的科技创新、加工机械、检测仪器的进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而进行及时调整。
HACCP体系的建立是中国食品企业、食品产品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确保中国食品的安全性,是中国食品企业应尽的义务。
四、加强软包装企业与食品企业的联系
软包装彩印企业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的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片材、食品包装卷膜等,二者关系密切。食品包装材料是食品的载体,是食品安全的一个组成元素,已成为食品卫生、安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下游关系,缺一不可。
1.软包装彩印企业首先应取得食品包装材料(袋)生产许可证(QS证),并不断加强内部环境的改造,用HACCP体系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监控,生产出连续性合格、卫生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
软包装彩印企业应与其食品生产伙伴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所包装食品的特性、生产包装工艺、销售及顾客使用情况,合理地设计出符合该食品包装的材料结纸,反对过度包装与材料功能过剩,产生环保问题。
2.软包装彩印企业应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设计原稿,印刷出还原性强,色相、套印达标、文字、条码清晰、合格,袋、膜尺寸正确。软包装彩印企业应熟知食品生产过程、食品包装过程,提供的袋、膜的开口性、摩擦系数等参数符合食品包装工艺。
针对食品包装袋的内含食品的特性,软包装彩印企业所供应的软包装复合膜、袋的物理性能合格(如剥离强度、封口强度、透湿性、透气性等)。
3.软包装彩印企业在为食品生产包装膜、袋时,油墨应用无苯、无酮油墨,减少浪费,不用重金属的油墨;复合颜色以四原色及其叠色为主,少用专色以无溶剂复合与挤出复合为主,尽量使用无溶剂或水性黏合剂,控制印刷、复合加工速度、干燥温度等参数,确保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残留溶剂符合国标(审查细则要求);并尽量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残留溶剂控制标准。
4.软包装彩印企业应满足食品生产企业要求,能生产特殊要求的食品包装袋、膜,并杜绝运输、流通领域对食品包装袋、膜的危害。
五、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有纸、塑、铝及纸/塑、纸/铝、塑/铝、塑/塑、玻璃、瓷器等,这些材料在原材料加工、反应制成过程中,可能会残留各种聚合物单体、添加剂及重金属元素成分,威胁人体健康成分。
目前,我国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包括原料卫生标准和成品卫生标准。
1.原料卫生标准有GB9691《食品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食品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 B9693《食品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这些原料卫生标准包括金属、蒸发残渣、耗氧量、脱色实验等重要卫生标准。
2.成品卫生标准有G B9687《食品包装和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9《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卫生标准》。其中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卫生标准》的修订版本,增加了关于油墨、胶黏剂、溶剂的种类,并规定了塑料包装材料中各种添加剂的种类、限量及迁移量,以及不在此标准范围内的辅助材料不得使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3.通过对软包装材料危害性科学分析,对食品包装材料与制品国家标准的落实,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及原材料监管管理,并对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进一步制定、修订,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
六、欧、美、日的食品包装材料法规体系
1.欧盟
欧盟已建立了统一的食品包装材料法规,分为框架法规、特殊法规和单独法规。
(1)框架法规
1935/2004EC对包装材料管理的范围、一般要求、评估机械等作了规定,要求食品包装材料必须安全,迁移到食品的量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能改变食品成分、导致食品的品质恶化,影响食品味道。
同时提出活性包装材料(指该材料可以吸收食品中的成份,或释放某些成份到环境中,达到延长货架期或改善保存条件)可以导致食品的感官特性和组成发生变化,其变化应符合欧盟相关法规规定。
智能包装材料可以监控被包装食品的环境状况。
框架法规附录中列举了17种材料与制品,如油墨、黏合剂、塑料、纸、金属等,要求这17种材料允许使用的物质名单、质量规格标准、暴露量资料、迁移量资料、检验和分析方法等。欧盟尚未制定统一的专门管理要求,允许各成员国制定本国的管理规定新物质增加,规定向本国家主管部门申请,经欧盟食品安全局评估后,由欧盟委员会批准。
(2)特殊法规
目前仅有陶瓷84/500/E E C,再生纤维素薄膜93/10/E E C、塑粒2002/72/E C中关于迁移量检测作进一步规定,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单体和原料名单,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添加剂名单、质量规格要求。在指令正文中规定,一般塑料材料中的成分迁移到食品中的量不得超过10m g/d m3,容量超过500m l的容器、食品接触面积不易估算的容器、盖子、垫子、塞子等物品,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不超过60m g/k g,生产塑料不应当使用指令附录中列出的单体和原料名单以及添加剂名单之外的物质。2007年12月31日前,欧盟建立所有经过欧盟食品安全局评估的添加剂的肯定列表。
(3)单独法规
欧盟已经颁布三项: 7 8 / 1 4 2 / E E C氯乙烯单体, 9 3 / 1 1 / E E C 亚硝基胺类及EC1895/2005BADGE,BFDGE,NOGE。
2.美国
F F D C A(《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规定,食品包装材料属于食品添加剂管理范围,美国对于包装材料的管理分为免于法规管理、食品添加剂审批、食品接触物质通报三种情况。
(1)免于法规管理
若某种物质作为包装材料或作为其中的一种成分,能够被证明其迁移到食品的量低于某一限值(该物质迁移到食品中的量不超过0.5g/k g),且该物质不是已知的致癌物,不会对食品产生影响,不会影响环境,则对该类物质采用免于管理的方式。对免于管理物质的申请,F D 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要求申请者提供该物质的化学结构、化学特征、应用情况、迁移情况、检测分析方法、膳食暴露情况、毒理学评价资料等,F D A根据申请资料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对该物质免除法规管理,并在F D A网站公布,在相同条件下,任何人均可依据此名单在包装材料中使用该物质。
(2)食品添加剂审批
若证明通过食品包装迁移到食品中一定数量,且该物质不是G R AS(正常认为安全)物质或1958年前批准使用的物质,则需对该物质按食品添加剂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审批,经过1年或多年的评价后,通过公示、审批等步骤列入到联邦法规的物质,任何人可依据法规生产和使用。
(3)食品接触物质通报
食品接触物质是指用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食品接触不会对食品生产技术影响的物质或作为该物质的一种成分。对于这类物质(一般是指食品包装材料),F D A从2000年1月开始采用食品接触物质通报系统——要求生产商向F D A提供充分的能够证明该物质在特定使用条件下不会影响食品安全的所有资料,包括化学结构、化学特性、加工过程、质量规格、使用要求、迁移数据、膳食暴露、毒理学资料、环境评价等内容,F D A在接到申请资料120天确定是否同意该物质的通报。通报生效,在F D A网站公布,通过物质仅适用于该物质的申请者,其它生产商要应用同种物质,须再次向F D A申请。通过的物质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项,申请通报者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3.日本
日本的食品法规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可能会有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
(1)一般标准
规定所有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重金属,特别是铝的含量要求。
(2)类别标准
规定金属罐、玻璃、橡胶、13类聚合物(P V C、PE、PP、PS、PVDC、PET、PMMA、PC、EVOH等)的标准。
(3)专门用途标准
如巴氏杀菌牛奶所采用的包装标准等。
(4)机关行业协会自我管理条例
如日本卫生烯烃与苯乙烯塑料协会制定了各类适合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各类物质的规格要求;日本印刷油墨行业协会制定了不适合于印刷食品包装材料物质的否定列表等。
七、软包装彩印企业生产控制点与关键要点
软包装彩印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材料时,除了应达到的印刷图案、文字、网点层次、条码清晰及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外,应更加重视各生产环节对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1.薄膜、粒子原材料供应商
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的原料很多,如薄膜、粒子(包括色母粒、添加剂等)、油墨、黏合剂、溶剂等原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食品包装原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原料的成份安全性证明,确保低分子析出或迁移的温湿条件,并确认其检测报告、包装运输的安全性,油墨中确认无苯溶剂,复合粘合剂中游离芳香胺的限制量。
2.生产操作者
生产操作人员卫生体检合格、安全操作培训考核合格才可上岗进入生产操作;戴好工作帽,清洗、消毒、干燥双手,风淋除去工作服上尘埃,加工设备清洁,无灰尘。
3.生产加工区域
良好的通风系统、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待处理区、不良品区域等划分清晰,潜在的污染源的清除。
4.生产加工工艺
印刷、复合的干燥系统,加工速度等的控制,油墨印后、复合后的残留溶剂控制,在线生产过程的检测,工具、辅助品(如胶带、刀片等)严格堆放,定置管理,以防混入;产品完工后需清场,再进入下一产品准备、加工程序。
5.包装检测、运输
食品包装材料成品包装:用LDPE、HDPE或纸包好,放入瓦楞箱,贴上合格证,产品标示,瓦楞箱注明食品专用,并标上食品包装材料生产许可证QS号;运输不污染、安全。
综上所述:
1.以现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及我国软包装彩印企业的装备、技术、完全能生产出符合国际食品包装安全的包装材料;
2.依照欧盟、美国、日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我国软包装彩印企业应从对食品包装材料溶剂残留量控制,逐步延伸至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迁移量、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控制;
3.软包装彩印企业应对其原料采购加强控制,印刷方面油墨应无苯、无酮直至水性油墨;复合工艺也应逐步采用水性胶黏剂与无溶剂复合工艺;
4.与食品生产企业一样,在软包装彩印企业中,应建立H A C C P体系,对食品生产包装材料进行全过程的预防监控,有效保障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
5.软包装彩印企业应在环保、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方面,创新、科学发展;
6.软包装彩印企业应确保中国食品安全、食品包装袋材料安全;为中国食品、中国食品包装材料走向世界作贡献。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六招延长凹印版辊寿命
- 凹印复合膜没干透,考虑这7个原因
- 高强型PE膜能在哪些包装袋上一展拳脚?
- 干式复合膜气泡频现,豪润包装为您支招
- 复合薄膜印刷“凹转柔”的技巧,从此对印刷应对自如
- 复合薄膜竟出现剥离强度低的现象,搞不清楚这几点就晚了!
- 环境变化对软包装生产的影响
- 开机前,千万别忘了设置好的这些复合膜印刷参数!
- 立式袋离层、复合强度低、复合气泡,实例分析!
- 冷冻食品包装袋的选购要点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