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证明包装复合膜“咬色”是咬色?
包装复合膜咬色对刚入包装行业的人来说肯定比较陌生,但是对于从行多年的软包装人员应该都熟悉。咬色,就是在叠印时后一叠印色将已干燥的前一色墨再次溶解并反拉下来的现象。咬色主要分为四种:发花、白点、刮痕及拖尾四种现象。
包装复合膜咬色故障的现象有其不同于其他故障的独特的特征:一是咬色现象严重时,后叠印色的版辊上会粘有溶解的前一色的油墨,甚至将后一叠印色的墨盘染色;二是前一色的油墨转移正常,只是在叠印后部分墨层被后一色反拉下来,我们只需要对比前一墨层在叠印前后的状态,就能很明确地确认是否包装复合膜咬色故障,而不至于和与之相似的其他故障相混淆。
综上所述,包装复合膜咬色现象在处理咬色故障时要特别注意这几个因素:一是不同型号油墨间的相互匹配——现在印刷厂往往使用2到3家油墨厂的油墨进行搭配使用,如黑墨用东洋的,蓝、红墨用质量稍好一点的油墨,黄、白墨再用价格便宜一点油墨,本意是在油墨的质量和价格之间寻找价值的合理化。由于不同厂家油墨配方设计的差异,在搭配使用时要注意叠印效果,是否有咬色现象等;二是具体油墨型号与机速的匹配——高速印刷用油墨的配方设计对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能力较强,如果用于低中速印刷,则因接触转移的时间较长而易发生咬色现象。包装复合膜咬色现象,并非完全是油墨的质量问题,注意与实际应用条件的匹配性更重要。在咬色现象较轻微的情况下,提高机速有助于减少咬色故障;三是适当调节后一叠印色的溶剂配方,减少对前一色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力,能减缓包装复合膜咬色现象;四是适当提高后一叠印色的粘度或对后一色的版面吹版风,也有助于减缓咬色现象;五是后一叠印时的压力不能偏大,压力越大往往使咬色现象加重;六是前一色使用的油墨将近变质时,容易发生咬色现象。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刮墨刀对印刷品颜色的影响
- 气候变化,使用尼龙膜注意事项
- 挤出复合膜粘接不良怎么办
- 无溶剂复合半高温蒸煮袋要控制哪些要素?
- 采购食品包装袋之前要注意哪些问题?
- 彩印软包装油墨沉淀了还能用吗?
- 复合薄膜印刷有静电须静电斑,怎么办?
- 中药包装袋用什么材料好?
- 如何管控彩印包装凹印套印不良的问题
- “小麻点、雾状、波浪鱼鳞片、蘑菇伞云”,复合软包装的毛病该咋治?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