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卷膜印刷作业标准
一、生产准备
复合卷膜生产前由机长同调墨工和收放卷工仔细阅读生产指令和工艺指令。必须明确应当生产哪个订单及该订单的产品名称、产品结构、生产数量(包括米数及公斤数)及其他要求。
调墨工尤其要明确:
1、依据哪个印刷标准样或印刷标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产品所需的色数及色序
3、各色所需的油墨牌号
4、各色所需的溶剂种类及配比
5、各色控制的粘度
收放卷工尤其要明确:
1、所需基材的种类、规格(包括厚度和宽度)和数量
2、产品所需的色数及色序
3、产品名称及版号
4、装版方向
5、各色应控制的粘度、温度及压辊压力
机长尤其要明确:
1、版辊周长
2、装版方向
以上要求三个人在各自的第一时间进行。
生产指令:一般情况下生产指令是指《生产次序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插单)是指印刷主管或生产经理的口头指令。特别注意,不得接受任何其他人员的指令。
生产班组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指令排定的顺序进行生产,不得任意改动。当排定的订单不具备生产条件时,应报告相应主管人员,经批准后方可跳过该订单,顺次进行后续订单的生产。
工艺指令:一般情况下,工艺指令是指《印刷工艺卡》,特殊情况下是指印刷主管或生产部经理的临时书面通知(书面通知必须有相应人员的签名和具体日期),特别注意,不得接受非书面通知及其他人员的指令。
二、确认生产条件
机长确认:
1、版辊是否发哦为,是否与将生产产品相符。
2、版号是否对应,版数是否正确,检查版辊是否有伤。
3、所需印刷单元数是否齐全,功能是否正常,所需压辊是否齐全。
调墨工确认
1、是否提供印刷标准样(翻单生产时)。
2、有否提供有关印刷标准的描述、描述是否明确可行、描述中多提及的资料是否齐全(新版印刷时)。
3、所需油墨是否齐全、到位。
收放卷工确认:
1、所需材料是否到位,规格是否正确(必要时用测厚仪测量)。
2、材料是否够量。
3、所需压辊是否有伤。
以上工作由三人同时分别进行,完成后立即口头向机长报告
三、开机准备
1、完成生产准备工作并经核实后确认具备生产条件时,由机长下令,进行开机准备工作,不具备生产条件盲目开机的,追究机长和相应人员的责任。
2、装版:即将版辊穿好版轴准确定位后锁紧
机长和收放卷工配合装版:将版辊抬至有毛毯的装版车上,根据装版方向的要求把版轴从版辊正确的一段穿入,装好堵头后锁紧,装版过程中应再次检查版辊是否有伤。
3、上版:即将已装好的版辊放至相应印刷单元
机长和收放卷工配合上版:将已装好的版辊小心地抬入相应印刷单元,并接上联轴墨。
4、依次装好和上好其他单元的版辊
在整个装版和上版过程中,必须良好配合、小心进行,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同时注意不要损伤版辊。
5、上墨:即将所需油墨加入相应油墨槽
上墨工作由调墨工在工友装版的同时进行:调墨工根据《印刷工艺卡》要求依次将所需油墨加入相应油墨槽,同时启动墨泵,使油墨循环流畅。
注意:
①尽可能使用旧油墨,但旧油墨的使用量不应超过墨量的四分之一。
②墨槽中油墨要足量,但墨桶中原色墨不应超过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使调整黏度时添加溶剂),专色墨不应超过容量的二分之一。(以使调墨时添加油墨和溶剂)
③专色墨应在最后上入。
④要确保最终的(正常生产时)油墨液面距离桶上边缘不少于125px。
6、调墨:即调整各色色墨的色相
调墨由调墨工完成:
①色墨在打样前不必加调墨有调整,应在第一次打样后根据效果添加适量调墨油调整。注意:添加过多的调墨油会降低层次部分的质感效果,使层次部分平淡,明暗对比不强烈,色调暗淡不明亮。
②调专色墨时应先用展墨棒刮样,或用其他方式比色,油墨应迅速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尽可能使色相接近样稿的要求。严禁色相效果相差很远就进行打样工作。
③调整专色墨时,调墨工应留心配墨比例,并应在正常生产时记录于《印刷工艺卡》上,没有配墨比例概念的调墨工不是一个合格的调墨工。
7、调整粘度:即在油墨中添加适量溶剂使油墨达到工艺要求。
①粘度的调整由调墨工完成:
②粘度的调整在完成上墨工作后统一进行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色墨和黑墨用色墨溶剂调整粘度,白墨和专色墨用白墨溶剂调整粘度。
网成较浅时(根据打样稿或印刷标准样判断)应使用比色墨溶剂更慢干的溶剂。
白版或专色版因磨损整体变浅时,应使用色墨溶剂。
③严禁未调整好粘度就进行打样工作。
8、装压辊:即将合适规格和硬度的压辊穿好辊轴
机长和收放卷工配合装压辊,将压辊抬至装有毛毯的装版车上,并穿入辊轴,装压辊过程中应再次检查压辊是否有伤。
9、上压辊:即将已装好的压辊放至相应的印刷单元
机长和收放卷工配合上压辊:将已装好的压辊仔细擦拭干净,小心地抬入相应印刷单元,并锁紧。
10、依次装好和上好其他单元的压辊。
在整个装压辊和上压辊过程中,必须良好配合、小心进行,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同时注意不要损伤压辊。
11、上刮刀
一般情况下,调墨工上墨和调墨比上版和上压辊先完成,这时调墨工应进行上刮刀的工作。即根据网成的特点采用硬装或软装的方式把刮刀平直地装入刮刀架。同时应将刮刀架上靠近刮刀部位的油墨清理干净。
注意:装刮刀时应特别注意印刷距离(刮刀刃口与压印点之间的距离)、刮刀角度以及刮刀刃口与版轴之间的平行度,前两个问题对色相影响非常大;后一个问题对色相均衡程度影响非常大。
12、依次上好其他印刷单元的刮刀
13、磨刮刀
不论新刮刀或旧刮刀,都应用800目的金相砂纸沾机油打磨,砂纸应叠成数层使用,以免伤手,磨刀时手腕应与刀面垂直,手指须抬起,不要拖在刀面上,以免割破手指。
14、擦刮刀
用沾有溶剂的碎布仔细将刮刀擦拭干净(包括机油及刮刀下的残墨)。
注:每次停机后,在重新开机前都应将刮刀再次擦净。
15、上料
上版、上压辊后,收放卷工立即开始上料(此工作也可在一开始就做)
①将合适规格的废旧料装入放卷轴
②检查产品用料的电晕处理面,并将处理值达标的材料装入另一放卷轴
③选用合适长度的纸管,穿入收卷轴,上至料架锁紧,并缠上胶带
④选用合适长度的纸管,穿入另一收卷轴,上至料架锁紧,并缠上胶带
注意:
①产品用料一定要检查电晕处里面及处理值,只有处理值达标的材料才可以上机使用。
②要确保电晕处理面用于印刷面。
16、在开机准备过程中,不允许开启烘箱温度,不允许开动燃烧机,以免造成无谓的电力损失。
四、开机
1、开机条件
开机准备工作完毕后,才可以进行开机工作。
2、开机
机长开启主电机,使版辊低速运转,同时启动燃烧机、烘箱温度和风机。
3、缠胶带
调墨工及收放卷工用胶带将版辊堵头及版轴螺纹部位缠上,以免运转时油墨粘附其上,影响下次装版。
4、开墨槽
三人分别行动,将墨槽升起,使版辊浸入墨槽3-100px。
5、调刮刀
三人分别行动,放下刮刀至轻触版面,根据网成特点初步调好印刷距离,并调至刀面均衡,使刮墨基本良好,然后按启动开关,此时若刮墨效果仍不好,应均衡调整刮刀两端的进给距离,直至刮墨良好。
注意:刮墨不净时,应适当加大刮刀启动压力,不允许使用机械压力,以免缩短刮刀使用寿命或版辊寿命。
6、设定工艺参数
机长黑色丁放卷张力、收卷张力、放料张力、收料张力及前后牵引辊压力。
7、落压辊
调墨工和收放卷工从第一色开始,一次压下印刷压辊,控制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8、初步套印
三人同时进行,分别操作,以手动方式进行纵横两向的套印,基本准确后切换至自动方式。
9、粗调墨
当墨色一展现,调墨工必须立即进行对色调色工作,不必等套印完全准确停机后才进行调墨。当墨色相差较远时,及时薄膜仍在运行,也能够不停机粗对色(专色和层次效果均可),这时应尽快调墨,可以在机器运行时割膜取样比色,不必停机,直至新调墨色出来且色相基本接近后,才可以在套印基本准确时停机对色。粗调墨之前必须将所需油墨提前防至就手的地方,应避免出现需用墨时到处找墨的现象。
10、对色
①套印基本准确后,机长停机,调墨工比色,应确保调过的墨混合均匀时,才进行对色工作。
②根据印刷标准要求或印刷标准样的要求,细致比色,应一次性对整个图案的各色块色相进行细致比色,不允许一次打样只对比其中一部分色块的色相。
③比色时应根据产品结构的要求,在承印物下铺垫相应的材料(如珠光膜、镀铝膜、白纸板等)进行。
11、细调墨
①调墨工根据比色结果细致调墨,并尽快将油墨搅拌均匀。
②这时机长应根据套印效果调整平衡杆。
③调墨工的任务是尽可能在机长完成套色的同时完成调墨工作。
12、初检
①在调墨工比色、调色的同时,机长应进行初检工作,检查产品是否有色相以外的缺陷,如:产品印错、浅网转移不良、塞版、刀丝、刮墨不净、墨色发花、压痕等等。
②在调墨工比色、调色的同时,机长根据初检的结构尽快做出处理,应确保在再次打样前所出现的问题都获得解决。
③在调墨工调色的同时,收放卷工进行辅助调色和套色工作。
13、打样
①细调墨后,开始打样。
②若色相未能达到标准,需重复比色和调色过程。
五、签样
无论新单生产还是翻单生产,必须签样后才可以进行生产,没有完成签样工作的,不得进行生产。
第一次开印时:
①客户签样:客户签样后,印刷班组采取同签样膜直接相连的样膜,由机长注明“客户签样”字样,并签上机长的姓名和日期,以此作为印刷标准样。注:开印过程中的每一次打样,均应保留样品,用签字笔注明是第几次打样,并在样品上的相应位置以此标注客户的改进要求。直至客户满意。当客户认可签字后,可根据需要将其中的某些样品作为偏差极限。
②内部签样:在生产需要或生产班组难以把握印刷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由制版负责人或印刷主管或生产部经理或市场部经理负责签样,同样需要签上签样人的姓名和签样日期。
③班组签样:在没有特别签样要求的情况下,由生产班组的机长自行根据印刷标准或印刷样的要求签样。
翻单生产时:
①当版辊因印量过大,印刷效果难以达到标准样要求时,生产班组不得擅自生产,应报告印刷主管或生产部经理重新确定并签署印刷标准样。
②即使是翻单生产,开机时也必须由机长签样后才能生产,而且每班机长接班时也必须在分析上班签样后再次签样。
六、正式生产
1、正式生产的要求
整体色相达到要求后,可在签样的同时进行正式生产,这时应在确保套印准确并将废品全部排出后另外收卷。
2、首检
首检应由机长在正式生产的同时进行,采取正式生产前最接近部分的样膜(这时已被切掉)全面检查。
(1)油墨附着力差
(2)产品有否印错
(3)色相偏差
(4)塞版(堵版)
(5)带丝(刀丝)
(6)带墨(雾版、溢墨、刮墨不净)
(7)漏印(压辊压不上)
(8)压痕
(9)飞墨
(10)异味
(11)墨色发花
(12)套印偏差
(13)反粘
(14)再溶解(套色不良、拖尾等)
(15)尺寸偏差过大(拉伸或收缩)
(16)伤版
(17)印刷图案有否居中
检测应在灯箱处进行,先开顶灯,后开底灯。(检测完毕应随手关灯)
3、二检
首检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立即加以处理。
在印刷至1000米左右时,必须切下进行二检,检测内容同初检。
4、留样
首检、二检及正常生产过程的常规检验样膜,必须在检测完毕后签名或签署卷号,并存放于指定的位置。
七、正常生产
1、基本要求
①二检无问题后,即进行正常生产。
②机长负责整体质量的控制,尤其要精确控制套印精度,使整版图案套印偏差尽可能小,需特别注意平衡杆的均衡调节及横向的累积套印偏差。
③调墨工负责对油墨转移效果的控制。专职处理油墨、溶剂、刮刀方面的具体问题。如:对层次转移不良、墨色发花、带丝、带墨、飞墨、溢墨等问题的具体处理。
④调墨工至少应在每卷料上料前及卷料做至一半时调整一次粘度。调整黏度时要少量、缓慢加入溶剂,一边移动加入,一边搅拌、切勿一次性大量加入,以免造成混合不均匀,导致溢墨、白化现象。
⑤调墨工添加油墨应在下料前500米内进行,并在下卷前完成。专色墨尽可能一次性配足量,要在比色达到要求并调整至相应粘度后加入墨桶。原色墨添加调墨油的要在加入调墨油并调整相应粘度后加入墨桶,原色墨不需加调墨油,要在调整至相应粘度后加入墨桶。禁止直接在墨槽中或墨桶中加入未经调配的油墨。
⑥应严格控制机速,只有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较高的机速。
⑦收放卷工负责上下料和切换料,应确保接换料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切料应在新上材料过来之后且套印准确后进行,同时应将所有套印不准的部分切掉。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确保上下料和切换料正常的前提下,收放卷工主要负责卫生清洁工作。
⑧常规检验:收放卷工需在每卷料下来后最短时间内,采取不少于一个版辊周长的样膜仔细检验,检验内容同首检。发现任何问题立即通知机长或调墨工解决,检验后签上卷号,存放于指定地点。注意:此时被检验的样膜应是新上的正在用于印刷的材料。
⑨正常生产后,调墨工应将专色墨的配比及原色墨的冲淡比记录于《印刷工艺卡》的工艺反馈栏中。
2、故障处理要求
①生产过程中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处理。在1000m内不能处理好时,应停机处理。
②任何一次停机处理故障时,须彻底处理好所存在的所有问题。禁止处理不全面,导致多次停机。
3、填写半成品标签
①所有的半成品均需经过称重,由收放卷工负责。
②半成品标签由收放卷工负责填写,须如实填写齐全标签中各项内容。
③每卷半成品都必须贴有半成品标签。
4、半成品的摆放
①半成品的摆放由收放卷工负责。
②半成品应按从里到外的顺序顺次整齐摆放,距墙面的距离不得少于500px,同一班组的产品须集中放在一起,同一种产品应尽可能放在一起。
③半成品的摆放位置不得超出划定的界限。
④半成品的下面须垫有叉板或纸皮,禁止直接摆放与地面。
⑤半成品的原包装物拆开后应由收卷工整齐叠放,不得随意丢弃!下班后拉到车间外的废品区。
5、废品的处置
①每份订单的废品都必须称重,原材料废品和印刷废品须分别称重。
②每班的废品应集中装入编织袋中,袋上须标明生产班组。
③下班后由收放卷工将废品拉到车间外的废品区。
6、剩余油墨的处置
①剩余油墨必须由当班调墨工用膜封好,并写明油墨牌号及配比。专色墨必须用所印产品的废膜封桶,以便使用时查找。
②剩余油墨需由调墨工在下班前整齐摆放于指定地点。
7、油墨空桶的处置
油墨空桶应整齐摆放于车间指定地点,下班前由收放卷工拉至车间外指定地点。
8、待处理品的处置
不合格卷膜(凡是含有不合格段落的卷膜,不论数量多少),接头较多的卷膜、不足1000米的卷膜不得与合格品放在一起,须放在待处理品区,以便及时处理。
9、报表
生产报表由机长按有关规定填写。
八、交接班要求
1、班组交接班
班组交接班以岗位为单位当面进行岗位交接班。下一班人员未到岗,上一班相应岗位人员不得离岗,但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①机长
A:机长之间应当面交接好生产指令、工艺指令、上一班的材料使用情况、生产情况、产品质量及设备运行情况,并亲自做好交接班记录。
B:尤其要交接好版辊的有关情况,应当面检查版辊是否存在问题。否则查处问题时,责任归属于当班班组。(除非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
②调墨工
A:调墨工之间应当面交接好所需的印刷标准,印刷标准样及相关材料。
B:调墨工之间应当面交接好所生产的订单的油墨使用情况,包括油墨的种类、牌号、配比、最佳控制粘度,溶剂的种类、配比,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③收放卷工
A:收放卷工之间应方面交接好卫生清洁情况,不合要求的,应拒绝接班。
B:收放卷工之间应方面交接好最后一卷料的来数及归属。
2、班组与发版工交接
当班机长应与发版工当面交接好版辊情况,否则查处问题时,责任归属于生产班组。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六招延长凹印版辊寿命
- 凹印复合膜没干透,考虑这7个原因
- 高强型PE膜能在哪些包装袋上一展拳脚?
- 干式复合膜气泡频现,豪润包装为您支招
- 复合薄膜印刷“凹转柔”的技巧,从此对印刷应对自如
- 复合薄膜竟出现剥离强度低的现象,搞不清楚这几点就晚了!
- 环境变化对软包装生产的影响
- 开机前,千万别忘了设置好的这些复合膜印刷参数!
- 立式袋离层、复合强度低、复合气泡,实例分析!
- 冷冻食品包装袋的选购要点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